400-000-8861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怎么检测?检测方法及国家标准解读

2022-10-13
发布:国科检测

饮用水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介水传染病仍然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解决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主要有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厌氧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这些细菌都可以随人畜排泄物进入水源,由于大肠菌群在肠道内数量多,所以,水源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是直接反映水源被人畜排泄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对饮用水进行大肠杆菌检测。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怎么检测?检测方法及国家标准解读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主要有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厌氧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这些细菌都可以随人畜排泄物进入水源,由于大肠菌群在肠道内数量多,所以,水源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是直接反映水源被人畜排泄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对饮用水必须进行大肠杆菌污染的检查。

一、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1、多管发酵检测法

多管发酵法可适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的时间较长。滤膜法仅适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单、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的水样。

多管发酵法是根据大肠菌群所具有的特性,利用含乳糖的培养基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经初发酵、平板分离和复发酵三个检验步骤,最后根据发酵管数查大肠菌群检数表,得出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实际上它是根据统计学理论,估计水体中大肠杆菌密度和卫生质量的一种方法。对于细菌含量的估计值,大部分取决于那些既显示阳性又显示阴性的稀释度。因此在实验中,水样检验要求重复的数目,要根据要求数据的准确度而定。

2、滤膜检测法

是检测水样中大肠细菌群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菌群菌落,依据过滤水样计算每升或每100毫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操作简单、快速,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

3、大肠杆菌滤膜检测法

是以0.45m孔径之滤膜过滤水样,检测水中大肠杆菌。水样过滤后置于mTEC 培养基上,于35±1℃培养2小时,再以44.5±0.5℃培养22~24小时,大肠杆菌会形成红色或紫红色菌落。原理是培养基内含之色原被大肠杆菌之尿甘酸化酶催化而产生红色或紫红色菌落。 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水质、饮用水水源水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海水等水样中大肠杆菌之检验。但不适于高浊度及含有干扰物质水样之检测。

二、饮用水大肠杆菌国家检测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关于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的具体规定如下:
1 细菌总数1ml水中不超过100个。
2 大肠杆菌数1 L 水中不超过3个。
3 若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个;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大肠菌群数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

饮用水企业在生产加工中,要避免大肠杆菌超标,必须加强生产环节卫生安全控制。